生理原因
1、水分少:六個月到十二個月的寶寶每天保證120-160毫升的水;2歲到3歲的寶寶每天引用100-140毫升,如果寶寶水分補充不及時尿量減少也會發(fā)黃。如果寶寶出汗較多媽媽應該給寶寶增加飲水次數(shù)。
2.上火:媽媽們普遍理解的寶寶上火是寶寶缺少水分造成的,其實真正意義上的上火要嚴重很多,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給寶寶吃降火藥。是藥三分毒,寶寶體質弱服用藥物不當反而會加重病情。除了多喝水(每次喝水量少,但是喝水次數(shù)多)外,多吃西瓜,蘋果,桃子之類的新鮮水果。如果還沒有長牙,可以榨汁服用,喝完后記得漱口,以免牙齒被侵蝕。
3、食物、藥物影響:當寶寶攝入帶色素的食物,如:木瓜、胡蘿卜、橘子等,或者服用維生素B2、黃連素等藥物時,尿液顏色也會加深,當停止服用,就會好轉。
病理原因
1、寶寶尿路感染:寶寶尿路感染會尿少尿黃,但也伴隨哭鬧發(fā)燒等癥狀。
2、黃疸或者肝炎:如果新生寶寶的尿液發(fā)黃,那么就要注意是否新生兒黃疸所致,如ABO溶血、Rh溶血、先天膽道閉鎖等癥,都可引起尿黃。如果較大寶寶尿色深黃,或呈醬油色或者濃茶色,一定要注意是否患了急性肝炎,肝炎前后期間,尿液中含有的膽紅素樣物質就會增多,因而出現(xiàn)尿黃現(xiàn)象。
3、腎臟疾病:如果一日尿量少于250毫升/每平方米體表面積,便為少尿;若同時伴有腹瀉、口渴、唇干、無淚,提示體內失水;若伴有浮腫、高血壓,可能患了腎臟病。